高技术通讯
主办单位:科技部
国际刊号:1002-0470
国内刊号:11-2770/N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9580 人次
 
    本刊论文
试论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摘要: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应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应着力改革科技领导体制,制定科学技术政策,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创新科技投入机制,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创办且完善高技术产业园,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政府职能;发展战略;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038-02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正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性因素。我国遵循“总体跟进,重点突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园区建设、培植新兴产业以及运用高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2003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技术产业统计,2005年,河南省政府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作为考核目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成为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切入点。探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定位、作用和调控手段等问题,对于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改革科技领导体制

  为了创造科技发展所必需的环境,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必须大力改革传统的科技领导与决策体制。由于科技决策事关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全局,而原有的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有限,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由最高行政首脑亲自挂帅的科枝领导体制,加强对科技发展的协调。由于高技术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为了避免政府官员独立决策失误的风险,一些国家的最高领导充分授权于以科技专家为主的科技管理机构,使科技管理走上专业化轨道,而另一些国家则把民主机制引入了科技决策过程[1]。科技决策机构组成,由过去以政府科技官员为主,转变为由官、产、学、研等多方高级权威共同组成。如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由具有重要政治地位的内阁成员和对R&D事务有重要影响的有关部、局的领导人组成。同时还建立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科技顾问机构,高度重视决策智囊的作用,并且鼓励民众参与国家科技决策,提高社会对高科技的理解力。

  二、制定科学技术政策

  高风险性和外部性会使得技术创新出现市场失灵,此时国家科技政策至关重要,应从全社会整体长期利益出发,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和机制,不断引导、激励各种创新要素,从而达到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2]。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日益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重视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对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而且政策措施更加务求实效。科研战略的突破重点由以往单纯追求占有军事制高点,逐步转移到兼顾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在资金投入、人员配置以及政策等方面相应做了重大调整。更加强调知识与技术的创新,高度重视掌握高技术的源头。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励高技术企业、高技术产品以及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最终取决于产业的竞争优势。只有科研与产业结合,依靠面向市场持续不断的科研开发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持续增强国家竞争实力,这成为科技政策的核心内容。

  三、推进国家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是以政府为主导、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通过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国家竞争优势。国家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和技术创新相关的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以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我国实施的“中国21世纪议程”、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构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内容,在国家层次上形成了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战略布局。

  国家创新系统的作用体现在对其组成主体的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组织与协调,使它们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其本质是在创新主体间形成协调机制。政府是创新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推广者,通过科技计划、立法和政策手段、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对创新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正确引导。政府不仅通过制定、评价创新政策及相关的国家科技活动计划,使其与宏观产业政策等目标一致,而且为激励和刺激创新发展设立一系列手段和机构。甚至对一些重大创新项目采取直接由政府组织的方式予以实施。制定国家创新战略,确定有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和重点战略产业作为扶持重点,通过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最终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四、创新科技投入机制

  强有力的资金投入是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政府应积极探索科技投入的有效方式,不仅严格选择投入重点,优先保证国家关键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同时,有计划地增加对高技术产业的财政支出和税收减免。日本政府在整个预算下降的情况下,仍不断加大用于研究开发的支出,重点资助少数关键领域。最近4年中,日本政府在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电子等国家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投资的研究开发项目达数百个[3]。由于高技术项目的高投入和高风险,商业银行通常不愿支持起步阶段的高技术项目和企业。为此,政府需要不断完善和规范金融市场,建立科技信贷担保体系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同时,支持高技术企业通过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重点完善金融中介服务和健全风险投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创办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积极探索风险资本进入和退出的有效实现形式,多渠道动员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高科技领域[4]。

  五、重视培养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是创造新技术的开拓者,也是高技术产业化的实践者。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智力的较量,各国政府都将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广泛吸纳国外智力作为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教育体系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基地,因此,必须改革旧的教育体制,大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以适应发展高技术产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不仅如此,由于教育体系中的学科建立通常相对滞后于高科技的发展,因而高技术领域所需人才大部分要从其他领域补充。为此,政府应积极调整人事制度,建立适应高科技发展的人才结构,并大力促进科技人才的流动。在科技领域实行对外开放,向技术领先的国家学习,取长补短是加快发展的一条捷径。广纳世界各国优秀科技人才为己所用,不仅可以带来新的科技知识和方法,而且还能节约可观的教育经费,想方设法吸引数目庞大的海外华裔专家学者回国,应成为政府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举措。

  六、创办高技术产业园

  发展高产值、高效益、高风险的高技术产业,需要密集的智力、技术、人才和资本等要素投入,世界各国在培育新兴科技产业群时,通常把优势资源集中起来进行区域建设,直接导致了各类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兴起。以美国硅谷为代表,至今世界各国已经建成比较成熟的科技园超过1 000个。各国全力以赴扶持和发展本国的科技园,就是要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基地,以点带面,抢占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耀眼的亮点。各种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投资回报率高、创新能力强、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经济增长点。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7月,深圳科技工业园率先诞生。“十五”期间,53家国家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2006年,高新区就业人员已达573.7万人,吸引了近2.2万名留学归国人员回国创业;新产品产值达到8 456.5亿元,出口达195.2亿美元;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8%[5]。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勃勃生机与崭新形象,成为所在城市产业发展、引智引资和对外展示的热点。我国高新区要进一步发挥高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中国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编辑整理。转

  参考文献:

  [1]冯英娟,滕福星,张海涛。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与管理行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37-38.

  [2]刘荣利。再论集群化产业发展战略[J].中国酿造,2008,(10):107-108.

  [3]张义梁,白亮,张嵎喆。日本提升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经验值得借鉴[J].经济纵横,2007,(21):51-53.

  [4]苏冬一。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中的财政政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7,(6):137-140.

  [5]王昌林,蒋云飞。当前高技术产业发展形势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7,(11):36-38.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高技术通讯》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高技术通讯》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